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1-10-19 19:38 编辑
万民奉献宫观殿堂资财无极。 -------- 庙堂富丽堂皇 ,香火不断 在于正殿御座理国。 --------- 居庙堂之高 一切万民莫不为之作礼。 --------- 一切众生皆礼敬 一切见者莫不欢欣。---------- 一切众生皆欢喜敬仰 决断国事莫不奉用。-------- 决断众生无明惑,令其安住于佛智莫不奉用。 =================== 昔有国王治行正法民慕其化无有太子以为愁忧。佛来入国便出觐尊。听经欢欣即受五戒。一心奉敬唯愿有子。昼夜精进三时不懈。有一给使其年十一常为王使。忠信奉法不失威仪。谦卑忍辱精进一心学诵经偈。知时先起已办香火。数年之中精进如是不以为劳。卒得重病遂致无常。其神来还为王作子。乳餔长大至年十五立为太子。父王命终袭代为王。憍慢自恣淫泆欲乐。昼夜耽荒不理国事臣僚废朝民被其患佛知其行不会本。识将诸弟子往到其国王闻佛来如先王法。大众奉迎稽首于地却坐王位。佛告王曰。国土人民群僚百官。悉自如常不。王曰。为人年幼未能绥化。皆蒙圣恩国土无他。佛告王曰。王今自知本所从来。作何功德得此王位。王曰。不审顽愚不达。不知先世所从来也。佛告大王。本以五事得为国王。何等为五。 一者布施得为国王。万民奉献宫观殿堂资财无极。 二者兴立寺庙供养三尊床榻帏帐以是为王。在于正殿御座理国。 三者亲身礼敬三尊及诸长德以是为王。一切万民莫不为之作礼。 四者忍辱身三口四及意无恶以是为王。一切见者莫不欢欣。 五者学问常求智慧以是为王。决断国事莫不奉用。 行此五事世世为王。于是世尊以偈颂曰。
人知奉其上 君父师道士
信戒施闻慧 终吉所生安
宿命有福庆 生世为人尊
以道安天下 奉法莫不从
王为臣民主 常以慈爱下
身率以法戒 示之以休咎
处安不忘危 虑明福转厚
福德之反报 不问尊以卑
佛告王曰。王前世时为大王给使。奉佛以信奉法以净。奉僧以敬奉亲以孝奉君以忠。常行一心精进布施。劳身苦体初不懈惓。是福追身得为王子补王之荣。今者富贵而反懈怠。夫为国王当行五事。何谓为五事。 一者领理万民无有枉滥。 二者养育将士随时禀与。 三者念修本业福德无绝。 四者当信忠臣正直之谏。无受谗言以伤正直。 五者节欲贪乐心不放逸。 行此五事名闻四海福禄自来。舍此五事众纲不举。民困则思乱士劳则势不举。无福鬼神不助自用失大理。忠臣不敢谏。心逸国不理臣[卄/(阿-可+辛)/女民则怨。若如是者身失令名后则无福。于是世尊重说偈言。
夫为世间将 修正不阿枉
调心胜诸恶 如是为法王
见正能施惠 仁爱好利人
既利以平均 如是众附亲
佛说偈已是时王大欢喜。起住佛前五体投地忏悔谢佛。即受五戒佛重说法得须陀洹道。《法句譬喻经》
如来因地修造功德,促就未来众生起立造塔、供诸灯明、种种供养。为兴显三宝大因缘
如来有此多塔之报。乃先昔造其功德所显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释迦获八万四千塔宿缘记第三十二
尔时佛与阿难。入舍卫城乞食。见群小儿于道中戏。各聚地土。用作舍宅仓库财宝五谷。有一小儿遥见佛来。敬心内发欢喜踊跃。即取仓中土为谷者。便以手探欲用施佛。身小不及语一小儿。我登汝上以谷布施。小儿欢喜报言可尔。即蹑肩上以土奉佛。佛下钵低头受土。受已授与阿难持此土以涂我房。阿难食后以土涂佛房地。齐得一遍其土便尽。佛告阿难。向小儿缘施此土。我般涅槃百岁之后。当作国王字阿输迦(阿育之别名也)其次小儿当作大臣。共领阎浮提一切国土。兴显三宝广设供养。分布舍利遍阎浮提。起八万四千塔。阿难欢喜重白佛言。如来先昔造何功德。而乃有此多塔之报。佛言。过去有国王。名波塞奇。典阎浮提八万四千国。时世有佛名曰沸沙。波塞奇王与诸臣民。供养于佛及比丘僧。四事供养时王心念。边小诸国皆悉偏僻。人民之类无由修福。今当图画佛之形像。分布诸国咸得供养。作是念已。即召画师敕使图画。时诸画师来至佛所。看佛相好欲得画之。适画一处忘失余处。重复观看复次下手。画一忘一不能使成。时波塞奇调和众彩。手自为画一像以为摸法。于是画师。乃依图画八万四千像布与诸国。诸小国王皆得供养。时波塞奇我今身是。以此缘故。常得三十二相殊特之身。般涅槃后。得此八万四千诸塔。
祐观波塞画像。克果法身塔庙之数。有若符契。法华所谓。刻画作像皆成佛道。斯其验矣。------(出贤愚经)
王女牟尼。因由昔日灯明布施。至今成佛。故受此诸灯明之报。
==================
前白佛言。不审世尊。过去世中。作何善根。致斯无极灯供果报。佛告阿难。过去久远二阿僧祇九十一劫。此阎浮提。有大国王。名波塞奇。主此世界八万四千诸小国土。王大夫人。生一太子。身紫金色。三十二相。八十种好。当其顶上。有自然宝。众相晃朗。光曜人目。即召相师。占相吉凶。因为作字。相师披看。见其奇妙。举手唱言。善哉善哉。今此太子。于诸世间天人之中无与等者。若其在家。作转轮圣王。若其出家。成自然佛。相师白王。太子生时。有何异事。王答之言。顶上明宝。自然随出。便为立字字勒那识只。晋言宝髻。年渐长大。出家学道。得成为佛。教化人民。度者甚多。尔时父王。请佛及僧。三月供养。有一比丘。字阿梨蜜罗。晋言圣友。保三月中。作灯檀越。日日入城。诣诸长者居士人民。求索苏油灯炷之具。时王有女。名曰牟尼。登于高楼。见此比丘日行入城。经营所须。心生敬重。遣人往问。尊人恒尔劳苦。何所营理。比丘报言。我今三月。与佛及僧。作灯檀越。所以入城诣诸贤者。求索苏油灯炷之具。使还报命。王女欢喜。又语圣友。自今已往。莫复行乞。我当给汝作灯之具。比丘可之。从是已后。常送苏油灯炷之具。诣于精舍。圣友比丘。日日经营。燃灯供养。发意广济诚心款着。佛授其记。汝于来世阿僧祇劫。当得作佛。名曰定光。十号具足。王女牟尼。闻圣友比丘授记作佛。心自念言。佛灯之物。悉是我有。比丘经营。今已得记。我独不得。作是念已。往诣佛所。自陈所怀。佛复授记。告牟尼曰。汝于来世二阿僧祇九十一劫。当得作佛。名释迦牟尼。十号具足。于是王女。闻佛授记。欢喜发中。化成男子。重礼佛足。求为沙门。佛便听之。精进勇猛。勤修不息。佛告阿难。尔时比丘阿梨蜜者。岂异人乎。乃往过去定光佛是。王女牟尼。岂异人乎。我身是也。因由昔日灯明布施。从是已来。无数劫中。天上世间受福自然。身体殊异超绝余人。至今成佛。故受此诸灯明之报。时诸大会闻佛所说。有得初果乃至四果。或种缘觉善根之者。有发无上正真道意。慧命阿难。及诸众会。咸共顶戴。踊跃奉行。
——《贤愚经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