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查看: 1920|回复: 13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简论“一心念佛”

[复制链接]

1757

主题

3590

帖子

1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0931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1-12-7 04:57:25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简论“一心念佛”

一心念佛,是指念佛要一心,但若真念佛,则佛八万四千微妙细行,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,布施持戒六波罗蜜,乃至成佛一切福慧资粮,发菩提心成菩提道一切过程,利益众生一切难行苦行无量无边功德,无不念之。今人窄化只念佛号,不念佛行,只事佛号,余皆不乐,或非行者及社会之幸。(吉祥果2021.12.07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64

主题

548

帖子

3260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3260
沙发
发表于 2021-12-7 09:07:10 | 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念佛 于 2021-12-7 10:03 编辑

  “善男子!云何菩萨成就不离如如来所许念佛者?菩萨若在阿练若处,或在树下,或在旷野,或在露处,以得定力故能摄心不着诸缘,以不散乱心善摄所念,以行相观如来成就,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庄严其身,取一一相貌,为成就己身故,心向一切智地,于如来身忆念放鬘网光明。菩萨以得解悕望观如来身,满一由旬二由旬,三四五十由旬,乃至百由旬。若过百由旬,以得解悕望,观坐道场,或见转法轮,或见现种种威仪说法调伏众生,或见于一佛世界施作佛事,或五佛世界,或十、二十、三十、四十、五十,或百佛世界施作佛事,乃至百千无量世界施作佛事,得解悕望观。自见随意,若听法、若供养给侍诸佛世尊,于余威仪随意自在,菩萨如是观如来色身已忆念佛功德。或观戒,或观定,或观慧,或观解脱,或观解脱知见,或观力无所畏,或观佛不共法,或观菩萨本行,或观成就佛地,普忆念如来成就功德已,忆念如来业,何等相貌?云何造业?身造耶?口造耶?意造耶?威仪造耶?可见耶?不可见耶?可说耶?不可说耶?何国造耶?几种身造耶?如是种种忆念胜业,成就不可思议诸善根已。

  “观如来法,诸佛世尊以法身故名为如来,不以色身。彼菩萨不见色是如来,不见相是如来,不见种性是如来,不见阴界诸入是如来,不见威仪是如来,不见过去未来现在世是如来,不见因是如来,不见缘是如来,不见所以是如来,不见和合是如来,不见有是如来,不见无是如来,不见成就是如来,不见败坏是如来,不见彼有如来,不见此有如来,不见如来在何所,不见如来,不恃如来,不分别如来,不得如来。喻如虚空无有阴界入名,非不利益众生,诸佛世尊无有阴界入名,亦非不利益众生。

  “善男子!是为菩萨不离如如来所许念佛。

——《大方等大集经》卷第十五




  闻如是:

  一时,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

  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当修行一法,当广布一法;已修行一法,便有名誉,成大果报,诸善普至,得甘露味,至无为处,便成神通,除诸乱想,逮沙门果,自致涅槃。云何为一法?所谓念佛。

  佛告诸比丘:“云何修行念佛,便有名誉,成大果报,诸善普至,得甘露味,至无为处,便成神通,除诸乱想,获沙门果,自致涅槃?”

  尔时,诸比丘白世尊曰:“诸法之本,如来所说。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义,诸比丘从如来闻已,便当受持。”

  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“谛听!谛听!善思念之,吾当为汝广分别之。”

  答曰:“如是。世尊!”诸比丘前受教已。

  世尊告曰:“若有比丘正身正意,结跏趺坐,系念在前,无有他想,专精念佛。观如来形,未曾离目;已不离目,便念如来功德:如来体者,金刚所成,十力具足,四无所畏,在众勇健。如来颜貌,端正无双,视之无厌;戒德成就,犹如金刚,而不可毁,清净无瑕,亦如琉璃。如来三昧,未始有减,已息永寂,而无他念;憍慢强梁,诸情憺怕,欲意、恚想、愚惑之心、犹豫网结,皆悉除尽。如来慧身,智无崖底,无所挂碍。如来身者,解脱成就,诸趣已尽,无复生分,言我当更堕于生死。如来身者,度知见城,知他人根,应度不度,此死生彼,周旋往来生死之际,有解脱者,无解脱者,皆具知之。是谓修行念佛,便有名誉,成大果报,诸善普至,得甘露味,至无为处,便成神通,除诸乱想,获沙门果,自致涅槃。是故,诸比丘!常当思惟,不离佛念,便当获此诸善功德。如是,诸比丘!当作是学。”

  尔时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
——《增壹阿含经》卷第二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尔时,世尊复告憍陈如:“若四真谛可一念证者,如来应为一切众生,演说一行一法一事。若一人证时,一切众生亦应同证。何以故?烦恼同故,亦不应有八万法聚差别之异。憍陈如!是故众生,应以种种因缘调伏,不以一缘

——《大方等大集经》卷第三十三



“憍陈如!一切众生非实一乘、一行、一贪、一念、一欲、一解、一信,是故如来宣说种种句偈、名字、种种法门。以是义故,如来具足十种神力。”

——《大方等大集经》卷第三十三



尔时,世尊复告阿若憍陈如言:“善男子!若一切众生共同一心,其四真谛可以一念而证得者,如来应为一切众生演说一行一法一事,亦不应有八万法聚,随逐因缘差别之异。若一人证时,一切众生亦应同证。若一人断时,一切众生亦应同断,不应别有声闻三乘,不应别有菩萨十地。何以故?烦恼同故,断时证处处所是同。憍陈如!是故众生应以种种因缘调伏,不以一缘及以一事。

——《大方等大集经卷》第三十八



佛子!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所摄持。何等为十?所谓:懈怠心,魔所摄持;志乐狭劣,魔所摄持;于少行生足,魔所摄持;受一非余,魔所摄持;不发大愿,魔所摄持;乐处寂灭,断除烦恼,魔所摄持;永断生死,魔所摄持;舍菩萨行,魔所摄持;不化众生,魔所摄持;疑谤正法,魔所摄持。是为十。

——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卷第五十八



复次,佛子!譬如大云雨一味水,随其所雨,无量差别。如来出现亦复如是,雨于大悲一味法水,随宜说法,无量差别。佛子!是为如来、应、正等觉出现第六相,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。

——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卷第五十



复次,佛子!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初始成时,先成色界诸天宫殿,次成欲界诸天宫殿,次成于人及余众生诸所住处。佛子!如来出现亦复如是,先起菩萨诸行智慧,次起缘觉诸行智慧,次起声闻善根诸行智慧,次起其余众生有为善根诸行智慧。佛子!譬如大云雨一味水,随诸众生善根异故,所起宫殿种种不同。如来大悲一味法雨,随众生器而有差别。佛子!是为如来、应、正等觉出现第七相,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。

——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卷第五十



须菩提!如来于众生八万四千行,随其所应为说法药。又常住定平等相中心不动摇,而通达一切众生心心所行。须菩提!是故当知,一切声闻、辟支佛不及此事。须菩提!或有众生多淫欲者,以观净得解脱,不以不净——唯佛能知。或有众生多瞋恚者,以观过得解脱,不以慈心——唯佛能知。或有众生多愚痴者,以不共语得解脱,不以说法——唯佛能知。或有众生等分行者,不以观净、不以不净、不以观过、不以慈心、不以不共语、不以说法得解脱者,随其根性以诸法平等而为说法使得解脱——唯佛能知。是故如来于诸说法人中为最第一,禅定人中亦最第一。

——《思益梵天所问经》卷第三



文殊师利!如来平等无上中下,常行舍心。文殊师利!如来不作是思惟:‘如是众生我为说胜法,如是众生说不胜法。’亦不思惟:‘此众生大意,此众生中意,此众生小意;此乐善法,此乐恶法;此人正定,此人邪定。’如来智光明无如是分别,已断一切分别想故。以众生有种种善根故,如来智慧故有种种。

——《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》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0

主题

842

帖子

7000

积分

论坛元老

念佛、拜佛、成佛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7000
板凳
发表于 2021-12-7 09:27:41 | 只看该作者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95

主题

1137

帖子

5430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5430
地板
发表于 2021-12-7 11:30:43 | 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1-12-8 21:52 编辑

复次,有声闻人及菩萨,修念佛三昧,非但念佛身,当念佛种种功德法身。应作是念:
“佛一切种,一切法能解故,名一切智人;
一切法如实善分别说故,名一切见人;
一切法现前知故,名一切知见无碍人;
等心一切众生故,名大慈悲人;
有大慈悲故,名为世救;
如实道来故,名为如来
应受一切世间供养故,名为应供人;
成就不颠倒智慧故,名正遍知;
戒、定、智慧成就故,名明行足;
不复还故,名善逝;
知世间总相别相故,名世间解;
善说出世间安隐道故,名无上调御师;
以三种教法度众生故,名天人师;
一切世间烦恼睡,能自觉亦能觉人故,名为觉人;一切所愿具足故,名有德;
十力成就故,名坚誓;
得四无畏故,名人师子;
得无量甚深智故,名大功德海
一切记说无碍故,名如风;
一切好丑无憎爱故,名如地;
烧一切结使薪故,名如火;
善断一切烦恼习故,名具足解脱;
最上住处故,名为世尊。
佛有如是等诸功德故,应念佛.”以是故,菩萨摩诃萨欲得佛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十八不共法,当学般若波罗蜜。《大智度论》








尔时世尊于僧伽尸道场坐师子座。时诸四众心各念言。我等愿闻如来演说造像功德。若有众生作佛形像。设不相似得几所福。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知其念。即从座起偏袒右肩。长跪合掌白佛言。世尊。今优陀延王造佛形像。若佛在世若已涅槃。其有信心能随造者所获功德。唯愿世尊广说其相。

佛告弥勒菩萨言。弥勒。谛听谛听。善思念之。当为汝说。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。于佛功德专精系念。常观如来威德自在。具足十力。四无所畏。十八不共法。大慈大悲。一切智智。三十二种大人之相。八十随形好。一一毛孔皆有无量异色光明。百千亿种殊胜福德庄严成就。无量智慧明了通达。无量三昧。无量法忍。无量陀罗尼。无量神通。如是等一切功德皆无有量。离众过失无与等者。此人如是谛念思惟深生信乐。依诸相好而作佛像。功德广大无量无边不可称数。弥勒。若有人以众杂彩而为缋饰。或复镕铸金银铜铁铅锡等物。或有雕刻栴檀香等。或复杂以真珠螺具绵绣织成。丹土白灰若泥若木如是等物。随其力分而作佛像。乃至极小如一指大。能令见者知是尊容。其人福报我今当说。弥勒。如是之人于生死中虽复流转。终不生在贫穷之家。亦不生于边小国土下劣种姓孤独之家。又亦不生迷戾车等。商估贩赁屠脍等家。乃至不生卑贱伎巧不净种族。外道苦行邪见等家。除因愿力并不生彼。是人常生转轮圣王。有大势力种姓之家。或生净行婆罗门。富贵自在无过失家。所生之处常遇诸佛承事供养。或得为王。能持正法以法教化不行非道或作转轮圣王。七宝成就千子具足。腾空而行化四天下。尽其寿命自在丰乐。或作帝释。夜摩天王。兜率天王。化乐天王。他化自在天王。人天快乐靡不皆受。如是福报相续不绝。所生之处常作丈夫不受女身。亦复不受黄门二形卑贱之身。所受之身无诸丑恶。目不盲眇。耳不聋聩。鼻不曲戾。口不喎斜。唇不下垂。亦不皱涩。齿不疏缺。不黑不黄。舌不短急。项无瘤瘿。形不伛偻。色不斑驳。臂不短促。足不癵跛。不甚瘦。不甚肥。亦不太长。亦不太短。如是一切不可喜相悉皆无有。其身端正面貌圆满。发绀青色软泽光净。唇如丹果。目若青莲。舌相广长。齿白齐密。发言巧妙能令闻者无不喜悦。臂肘佣长。掌平坦厚腰髀充实胸臆广大。手足柔软如兜罗绵。诸相具足无所缺减。如那罗延天有大筋力。弥勒。譬如有人堕圊厕中从彼得出。刮除粪秽净水洗沐。以香涂身着新洁衣。如是此人比在厕中犹未得出。净秽香臭相去几何。此事悬隔无有等倍。弥勒。若有人于生死中。能发信心造佛形像。比未造时相去悬隔。亦复如是。当知此人在在所生净除业障。种种伎术无师自解。虽生人趣得天六根。若生天中超越众天。所生之处无诸疾苦。无疥癞。无痈疽不为鬼魅之所染着。无有癫狂干痟等病癀疟症瘕恶疮隐疾。吐痢无度饮食不消。举体酸疼半身瘥濴。如是等病四百四种皆悉无有。亦复不为毒药兵仗虎狼师子水火怨贼如是横缘之所伤害。常得无畏不犯诸罪。弥勒若有众生宿造恶业。当受种种诸苦恼事。所谓枷锁杻械。打骂烧炙。剥皮拔发。反系高悬。乃至或被分解支节。若发信心造佛形像。如是苦报皆悉不受。若寇贼侵扰城邑破坏。恶星变怪饥馑疾疫。如是之处不生其中。若言生者斯则妄说。《大乘造像功德经》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7

主题

62

帖子

275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275
5#
发表于 2021-12-7 15:16:24 | 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nihao 于 2021-12-7 15:26 编辑

《法集经·卷第四》节选

又善男子。何者是菩萨念佛。善男子。菩萨修行念佛。念一切众生。我为一切众生。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是菩萨安住如是念处。

念诸佛如来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。彼诸佛法我必成就。复能念彼诸佛如来有如是念。不可思议广大清净无垢光明。离一切使烦恼及断烦恼习气。以智慧为首智慧为增上。以诸佛无为增上。至一切所证增上法。远离一切智障烦恼。一切声闻辟支佛不能测量。以无分别为体。以自然无障碍为无行无碍不住照一切众生心如虚空无分别。
诸佛如来有如是念。菩萨念彼诸佛念宝。诸佛如来财宝。诸佛如来库藏。念如是等法名为念佛。

善男子。诸佛不念亦非不念。于一切处自然无分别。诸佛如来有如是念。菩萨念于彼念故名念佛。
诸佛于一切众生一切法不差别相。念于彼念故名念佛。诸佛无分别。亦非无分别。不取亦非不取。不去亦非不去。不生不灭。念如是念故名念佛。

复次善男子。诸佛如来。以大功德智慧庄严。以大慈大悲为行。以度众生聚以为救者。为大医师拔烦恼刺。于一切众生起平等心。常在寂静三昧境界。不住离世间涅槃。到一切烦恼障智障彼岸。大众生住持。大众生依止。灭一切生身。得法身住法境界。一切处心无障碍。于一切时利益一切众生。身口无失不虚妄授记。于一切事不可嫌身口意业。远离贪嗔痴等一切烦恼。降伏一切诸魔外道。不与一切世间诤讼。深于一切世间大海。重于一切须弥宝山。不动不摇过于大地。柔软于水。光明于火。不着于风。无垢于空。去速于意。如意踰于摩尼宝。一切种智平等无二。于一切众生远离一切着处。度一切众生精进不休息。无量色身无量音声。无量功德无量境界。不可思议。得毕竟不思议法身。超过心意意识境界。以明行心。断除三趣恶法。大悲增上。所有功德与一切众生共。于一切众生犹如父母。怨亲平等。于诸众生香涂。不生忧喜心。住一切处有大光明。不可限量。究竟彼岸。大心众生大法贤财。成就大明行。成就大法师能说大法。成大丈夫毕竟成就大丈夫相。一切世间不能降伏。能照一切世间光明大方便行大善境界毕竟大解脱毕竟大身。
以大众生为眷属。大身众生围绕无障碍。见闻供养修行亲近。远离自乐爱乐灭他苦。爱乐正法。以法为钱财。以法为食。以法为衣粮。以法为根本。以法为自在。为大法王。为法施主。常乐舍法。常不放逸。常乐寂静。一切众生以为桥梁。如大王道平坦无障。大日光明破诸闇冥。如大梵王大智金刚是大法箭。清净色身见无厌足。

诸佛如来。有如是等无量功德。菩萨念彼诸功德已。
为成就彼功德故修行。为成就彼功德故正念。是故名为念佛。
是名菩萨摩诃萨念佛处。





摘录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·卷第二十六 》

须菩提白佛言:“世尊,若诸法如梦、如响、如影、如焰、如幻、如化,无有实事,无所有性,自相空者,
云何分别是善法、是不善法,是世间法、是出世间法,是有漏法、是无漏法,是有为法、是无为法,是法能得须陀洹果、斯陀含果、阿那含果、阿罗汉果,能得辟支佛道,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?”

佛告须菩提:“凡夫愚人得梦得见梦者,乃至得化得见化者,起身口意善业、不善业、无记业,起福业、若罪业、作不动业。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住二空中——毕竟空、无始空,为众生说法作是言:‘诸众生,是色空无所有,受、想、行、识空无所有,十二入、十八界空无所有;色是梦,受、想、行、识是梦,十二入、十八界是梦;色是响、是影、是焰、是幻、是化,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如是,十二入、十八界是梦、是响、是影、是焰、是幻、是化。是中无阴入界,无梦亦无见梦者,无响亦无闻响者,无影亦无见影者,无焰亦无见焰者,无幻亦无见幻者,无化亦无见化者。一切法无根本实性无所有。汝等于无阴中见有阴,无入见有入,无界见有界。是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生,以颠倒心起属业果报。汝等何以故于诸法空无根本中而取根本相?’

【是时,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故,于悭法中拔出众生教行檀波罗蜜,持是布施功德得大福报;从大福报拔出教令持戒,持戒功德生天上尊贵处;复拔出令住初禅,初禅功德生梵天处,二禅、三禅、四禅、无边空处、识处、无所有处、非有想非无想处亦如是。
众生行是布施及布施果报,持戒及持戒果报,禅定及禅定果报,因缘种种拔出安置无余涅槃及涅槃道中,所谓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分、八圣道分、空解脱门、无相无作解脱门、八背舍、九次第定、佛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四无碍智、十八不共法。
安隐众生令住圣无漏法、无色无形无对法中。
有可得须陀洹果者,安隐教化令住须陀洹果。

有可得斯陀含果、阿那含果、阿罗汉果、辟支佛道者,令住斯陀含果、阿那含果、阿罗汉果、辟支佛道。

有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,安隐教化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。”】




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·卷第二十六 》节选

“云何为佛十力?是处不是处,如实知众生过去、未来、现在诸业、诸受法;知造业处,知因缘,知报;诸禅定、解脱三昧定、垢净分别相如实知;知他众生诸根上下相;知他众生种种欲解;知世间种种无数性;知一切到道相;知种种宿命,一世乃至无量劫如实知;天眼见众生乃至生善恶道;漏尽故无漏心解脱如实知。是为佛十力。

“云何为四无所畏?
佛作诚言:‘我是一切正智人,若有沙门、婆罗门,若天、若魔、若梵、若复余众,如实言是法不知,乃至不见是微畏相。以是故,我得安隐,得无所畏,安住圣主处,在大众中作师子吼,能转梵轮。诸沙门、婆罗门,若天、若魔、若梵、若复余众实不能转。’一无畏也。佛作诚言:‘我一切漏尽,若有沙门、婆罗门,若天、若魔、若梵、若复余众,如实言是漏不尽,乃至不见是微畏相。以是故,我得安隐,得无所畏,安住圣主处,在大众中作师子吼,能转梵轮。诸沙门、婆罗门,若天、若魔、若梵、若复余众实不能转。’二无畏也。佛作诚言:‘我说障法,若有沙门、婆罗门,若天、若魔、若梵、若复余众,如实言受是法不障道,乃至不见是微畏相。以是故,我得安隐,得无所畏,安住圣主处,在大众中作师子吼,能转梵轮。诸沙门、婆罗门,若天、若魔、若梵、若复余众实不能转。’三无畏也。佛作诚言:‘我所说圣道能出世间,随是行能尽苦,若有沙门、婆罗门,若天、若魔、若梵、若复余众,如实言行是道不能出世间、不能尽苦,乃至不见是微畏相。以是故,我得安隐,得无所畏,安住圣主处,在大众中师子吼,能转梵轮。诸沙门、婆罗门,若天、若魔、若梵、若复余众实不能转。’
四无畏也。
“云何为四无碍智?一者、义无碍智,二者、法无碍智,三者、辞无碍智,四者、乐说无碍智。云何为义无碍智?缘义智慧是为义无碍智。云何为法无碍智?缘法智慧是为法无碍智。云何为辞无碍智?缘辞智慧是为辞无碍智。云何为乐说无碍智?缘乐说智慧是为乐说无碍智。

“云何为十八不共法?一诸佛身无失,二口无失,三念无失,四无异想,五无不定心,六无不知已舍心,七欲无减,八精进无减,九念无减,十慧无减,十一解脱无减,十二解脱知见无减,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,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,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,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,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,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60

主题

797

帖子

3523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3523
6#
发表于 2021-12-7 20:59:15 | 只看该作者
如是颰陀和。菩萨于是间国土闻阿弥陀佛。数数念。用是念故。见阿弥陀佛。见佛已从问。当持何等法生阿弥陀佛国。尔时阿弥陀佛。语是菩萨言。欲来生我国者。常念我数数。常当守念。莫有休息。如是得来生我国。佛言。是菩萨用是念佛故。当得生阿弥陀佛国。常当念如是佛身。有三十二相悉具足光明彻照。端正无比在比丘僧中说经。说经不坏败色。何等为不坏败色。痛痒思想。生死识魂神。地水火风。世间天上。上至梵摩诃梵。不坏败色。用念佛故得空三昧。如是为念佛。

——《般舟三昧经





愿诸众生先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;我当供养听其所说受持拥护,然后我当成无上道 ——《大方等大集经》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337

帖子

1342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342
7#
发表于 2021-12-11 01:16:54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感恩法布施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

主题

329

帖子

1496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496
8#
发表于 2021-12-11 03:49:14 | 只看该作者
随喜赞叹法布施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

主题

431

帖子

1782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782
9#
发表于 2021-12-17 13:07:44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随喜赞叹师兄们法布施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64

主题

548

帖子

3260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3260
10#
发表于 2022-2-9 09:38:28 | 只看该作者
  “◎复次善男子!云何复名一切世间所不知见觉,而是菩萨所知见觉?所谓六念处。何等为六?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天。善男子!云何念佛?如来、应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间解、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、世尊,常不变易,具足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大师子吼,名大沙门、大婆罗门、大净毕竟到于彼岸、无能胜者、无见顶者、无有怖畏不惊不动、独一无侣、无师自悟、疾智、大智、利智、深智、解脱智、不共智、广普智、毕竟智、智宝成就、人中象王、人中牛王、人中龙王、人中丈夫、人中莲花、分陀利花、调御人师、为大施主大法之师,以知法故名大法师,以知义故名大法师,以知时故名大法师,以知足故名大法师,以知我故名大法师,知大众故名大法师,以知众生种种性故名大法师,以知诸根利钝中故名大法师,说中道故名大法师。

  “云何名如来?如过去诸佛所说不变。云何不变?过去诸佛,为度众生说十二部经,如来亦尔,故名如来。诸佛世尊从六波罗蜜、三十七品、十一空来至大涅槃,如来亦尔,是故号佛为如来也。诸佛世尊为众生故,随宜方便开示三乘,寿命无量不可称计,如来亦尔,是故号佛为如来也。

  “云何为应?世间之法悉名怨家,佛应害故,故名为应。夫四魔者是菩萨怨,诸佛如来为菩萨时,能以智慧破坏四魔,是故名应。复次应者名为远离,为菩萨时,应当远离无量烦恼,故名为应。复次应者名乐,过去诸佛为菩萨时,虽于无量阿僧祇劫为众生故受诸苦恼,终无不乐,而常乐之,如来亦尔,是故名应。又复应者,一切人天,应以种种香花、璎珞、幢幡、伎乐而供养之,是故名应。

  “云何正遍知?正者名不颠倒,遍知者于四颠倒无不通达。又复正者名为苦行,遍知者,知因苦行,定有苦果。又复正者名世间中,遍知者毕竟定知,修习中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又复正者,名为可数、可量、可称,遍知者,不可数、不可量、不可称,是故号佛为正遍知。善男子!声闻缘觉亦有遍知、亦不遍知。何以故?遍知者,名五阴、十二入、十八界,声闻缘觉亦得遍知,是名遍知。云何不遍知?善男子!假使二乘于无量劫,观一色阴,不能尽知,以是义故,声闻缘觉无有遍知。

  “云何明行足?明者名得无量善果,行名脚足,善果者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脚足者名为戒、慧,乘戒慧足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是故名为明行足也。又复明者名咒,行者名吉,足者名果,善男子!是名世间义;咒者名为解脱,吉者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果者名为大般涅槃,是故名为明行足也。又复明者名光,行者名业,足者名果,善男子!是名世间义;光者名不放逸,业者名六波罗蜜,果者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又复明者名为三明:一菩萨明,二诸佛明,三无明明;菩萨明者即是般若波罗蜜,诸佛明者即是佛眼,无明明者即毕竟空,行者于无量劫为众生故修诸善业,足者明见佛性,以是义故名明行足。

  “云何善逝?善者名高,逝名不高,善男子!是名世间义;高者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不高者即如来心也。善男子!心若高者不名如来,是故如来名为善逝。又复善者名为善知识,逝者善知识果,善男子!是名世间义;善知识者即初发心,果者名为大般涅槃,如来不舍最初发心得大涅槃,是故如来名为善逝。又复善者名好,逝者名有,善男子!是名世间义;好者名见佛性,有者名大涅槃。善男子!涅槃之性实非有也,诸佛世尊因世间故,说言是有。善男子!譬如世人,实无有子说言有子,实无有道说言有道,涅槃亦尔,因世间故说言为有,诸佛世尊成大涅槃,故名善逝。◎

  “◎善男子!云何世间解?善男子!世间者名为五阴,解者名知,诸佛世尊善知五阴,故名世间解。又世间者名为五欲,解名不着,不着五欲故,名世间解。又世间解者,东方无量阿僧祇世界,一切声闻缘觉不知、不见、不解,诸佛悉知、悉见、悉解,南西北方、四维上下,亦复如是,是故号佛为世间解。又世间者一切凡夫,解者知诸凡夫善恶因果,非是声闻缘觉所知,惟佛能知,是故号佛为世间解。又世间者名曰莲花,解名不污,善男子!是名世间义;莲花者即是如来,不污者,如来不为世间八法之所染污,是故号佛为世间解。又世间解者,诸佛菩萨名世间解。何以故?诸佛菩萨见世间故,故名世间解。善男子!如因食得命,名食为命;诸佛菩萨亦复如是,见世间故,故名世间解。

  “云何无上士?上士者名之为断,无所断者,名无上士,诸佛世尊无有烦恼,故无所断,是故号佛为无上士。又上士者名为诤讼,无上士者无有诤讼,如来无诤,是故号佛为无上士。又上士者名语可坏,无上士者语不可坏,如来所言,一切众生所不能坏,是故号佛为无上士。又上士者名为上座,无上士者名无上座,三世诸佛更无过者,是故号佛为无上士。上者名新,士者名故,诸佛世尊体大涅槃,无新无故,是故号佛为无上士。

  “云何调御丈夫?自既丈夫,复调丈夫。善男子!言如来者,实非丈夫、非不丈夫,因调丈夫,故名如来为丈夫也。善男子!一切男女,若具四法,则名丈夫。何等为四?一善知识,二能听法,三思惟义,四如说修行。善男子!若男若女具是四法,则名丈夫。善男子!若有男子,无此四法,则不得名为丈夫也,何以故?身虽丈夫,行同畜生。如来调伏若男若女,是故号佛调御丈夫。复次善男子!如御马者,凡有四种:一者触毛,二者触皮,三者触肉,四者触骨,随其所触,称御者意。如来亦尔,以四种法,调伏众生:一为说生,令受佛语,如触其毛,随御者意。二说生老,便受佛语,如触毛皮,随御者意。三者说生及以老病,便受佛语,如触毛皮肉,随御者意。四者说生及老病死,便受佛语,如触毛皮肉骨,随御者意。善男子!御者调马,无有决定,如来世尊调伏众生,必定不虚,是故号佛为调御丈夫。

  “云何天人师?师有二种:一者善教,二者恶教。诸佛菩萨常以善法教诸众生。何等善法?谓身、口、意善。诸佛菩萨教诸众生,作如是言:‘善男子,汝当远离身不善业。何以故?以身恶业,是可远离,得解脱故,是故我以此法教汝。若是恶业不可远离,得解脱者,终不教汝令远离也。若诸众生离恶业已,堕三恶者无有是处,以远离故,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得大涅槃。’是故诸佛菩萨常以此法教化众生,口、意亦尔,是故号佛为无上师。复次昔未得道,今已得之,以所得道,为众生说;从本已来未修梵行,今已修竟,以己所修,为众生说;自破无明,复为众生破坏无明;自得净目,复为众生破除盲冥,令得净眼;自知二谛,复为众生演说二谛。既自解脱,复为众生说解脱法;自度无边生死大河,复令众生皆悉得度;自得无畏,复教众生令无怖畏;自既涅槃,复为众生演大涅槃;是故号佛为无上师。天者名昼,天上昼长夜短,是故名天。又复天者名无愁恼,常受快乐是故名天。又复天者名为灯明,能破黑闇而为大明,是故名天。亦以能破恶业黑闇,得于善业,而生天上,是故名天。又复天者名吉,以吉祥故,得名为天。又复天者名曰日,有光明故,名曰为天。以是义故,名为天也。人者名曰能多恩义,又复人者身口柔软,又复人者名有憍慢,又复人者能破憍慢。善男子!诸佛虽为一切众生无上大师,然经中说为天人师。何以故?善男子!诸众生中惟天与人,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能修十善业道,能得须陀洹果、斯陀含果、阿那含果、阿罗汉果、辟支佛道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是故号佛为天人师。

  “云何为佛?佛者名觉,既自觉悟,复能觉他。善男子!譬如有人,觉知有贼,贼无能为。菩萨摩诃萨能觉一切无量烦恼,既觉了已,令诸烦恼无所能为,是故名佛。以是觉故,不生、不老、不病、不死,是故名佛。

  “婆伽婆者,婆伽名破,婆名烦恼,能破烦恼故,名婆伽婆。又能成就诸善法故,又能善解诸法义故,有大功德无能胜故,有大名闻遍十方故,又能种种大慧施故,又于无量阿僧祇劫吐女根故。

  “善男子!若男、若女,能如是念佛者,若行、若住、若坐、若卧、若昼、若夜、若明、若闇,常得不离见佛世尊。

  “善男子!何故名为如来、应、正遍知乃至婆伽婆,而有如是无量功德大名称耶?善男子!菩萨摩诃萨于昔无量阿僧祇劫,恭敬父母、和上、诸师、上座、长老,于无量劫常为众生而行布施,坚持禁戒,修集忍辱,勤行精进、禅定、智慧,大慈、大悲、大喜、大舍,是故今得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、金刚之身。又复菩萨于昔无量阿僧祇劫,修集信、念、进、定、慧根,于诸师长,恭敬供养,常为法利,不为食利。菩萨若持十二部经,若读、若诵,常为众生令得解脱、安隐、快乐,终不自为。何以故?菩萨常修出世间心及出家心、无为之心、无诤讼心、无垢秽心、无系缚心、无取着心、无覆盖心、无无记心、无生死心、无疑网心、无贪欲心、无瞋恚心、无愚痴心、无憍慢心、无秽浊心、无烦恼心、无苦心、无量心、广大心、虚空心、无心、无无心、调心、不护心、无覆藏心、无世间心、常定心、常修心、常解脱心、无报心、无愿心、善愿心、无误心、柔软心、不住心、自在心、无漏心、第一义心、不退心、无常心、正直心、无谄曲心、纯善心、无多少心、无坚硬心、无凡夫心、无声闻心、无缘觉心,善知心界、知心生界、知心住界、知心自在界心,是故今得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大悲、三念处、常乐我净,是故得称如来乃至婆伽婆,是名菩萨摩诃萨念佛。

——《大般涅槃经》卷第十八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*滑块验证:
高级模式
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|上传

本版积分规则

举报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吉祥果

GMT+8, 2022-8-19 20:45 , Processed in 0.150150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