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查看: 883|回复: 1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辨析

[复制链接]

1785

主题

3634

帖子

1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1095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2-5-3 21:38:14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针对某知名大德的观点,发表如下言论

无限细分是生灭缘起概念,空性是“远离生灭缘起”而住于“不生不灭”的。用空性标准,去责难生灭法的数理逻辑,哲学逻辑,能不能无限细分,说人家这不对,那不对,本身就是牛头不对马嘴。逻辑前提不同,因明宗因不同,破立不同,这些指责有意义吗?我们上次谈及鸠摩罗什和觉贤辩论“众微微与一微微”的数理逻辑,也是这个道理。佛教有一种阐释“中观”的方式,就是认为“无限细分”之后能够“分解出空性”,这不是人家数理逻辑的错,也不是哲学的错,错只是错在“佛陀只是将细分法”当做“引导方便”,而后世弟子误将“细分出空性”的方法当做究竟,又试图以此“搭建空有之间”的理论关联之桥梁,但这个桥梁的两端在理论层面是“互斥不融”的,比如生灭法的逻辑,不能和寂灭空性直接融合,就连佛也说,空性非因果法,这样强行用细分法去“勾连空有关系”,本身是矛盾的。请注意,我这里说矛盾,是特指其原视频用细分获得空性法则去搭建空有间关系存在矛盾,而不是说缘起和性空之间有矛盾。站在空性的话语体系,去指责和教训另一个生灭缘起的话语体系,指责自然逻辑和数理逻辑,说人家数学也错了,哲学也错了,是不能无限细分的,或许不合适
。(05.03)


不同话语体系(名言逻辑),不同逻辑体系之间的互相指责,先要证明几回事本质是一回事,然后才能指责吧?在没有证明之前,直接站在自己的逻辑下,去指责对方的结论不对,或许不合适。

如果空性是微尘“细分所得”,那么反言之,万有世界就是“空性组成”所得,但空性具有整体性特征,根本不存在组成之逻辑,因此细分微尘出空性之说,只是佛陀引导执有者的“方便说”,不宜在逻辑层面拼命较劲,这犹如“不净观”,都是方便理论。万有世界,是在空性里面随缘起显现的,而不是“由空性组成的”,显现和组成,是完全不同的逻辑,所以,要打破“分割微尘得空性”的佛陀方便说,知道这是接引初机的理论,就可以了。(05.03)


犹如元宵灯会,每人拎着一个小灯笼。有些佛子以为,每个众生都拎着一个独立属于自己的“空性(或佛性,或阿赖耶识)”,就像元宵灯会人人拎着个独立的灯笼一样。其实这是严重错解,实相并非如此,实相是一切众生与一切诸佛菩萨一起“共享”同一个完整而不可切割的空性(或曰阿赖耶,或曰法身),这就是“生佛一如、唯一法身、同体大悲”的道理。此外,空性是本来的,不是由任何时空、能量、微尘分割产生的,也不是由中观学派“破一切法而不立”产生的,破而不立是“认知方法论”,不是说你不破空性就不成立。同理,佛为执有者破执故,方便作分解微尘得空性说,智者不宜死执这种“特别的认知方法论”,来观察空有关系。如果不突破这个知见,一直落在佛陀“分割微尘得空性说”的方便理论里面,或者落在“破而不立才得空性”的认知,这也很麻烦!因为空性是本来的,和你破不破、细分不细分毫无关系!!微尘分割论,本身也是“破而不立”之一种。(05.03)


空性是非逻辑的,而缘起是逻辑的,二者有机组成了“缘起性空”。但有一些声音,必要以非逻辑的空性,去质疑逻辑的缘起,说你的数理逻辑不对,自然逻辑不对。这有什么意义呢。(05.03)

《慧灯之光》:譬如我们看着一个花瓶,这花花绿绿的瓶子是它的本性吗?不是。这只是我们眼识所增上安立的一种幻觉。吉祥果:稍微有佛法见识者,也不至于讲出这么“毫无正见”的见地。事实上,不仅仅瓶子,一切空非空,有非有,都是它自性的展现,故名一切唯心造。风动,帆动,都是心动,都是自性的运动。幻觉固然存在,但那是六根六识六尘层面的问题,幻觉之说,并不能否定瓶子是自性的展现。举例说明:把花瓶藏起来之后 ,他依此色身之眼根产生的幻觉没有了,对那个瓶子的幻觉没有了,那么瓶子也同时没有了吗?显然不是。从这里即可证明,本视频好多逻辑错乱。大家接触优秀的上师太少,又被互联网铺天盖地安利“喇荣系”的争议知见 ,这是需要佛教有识之士,来详细甄别的。各位,我相信你们初入密宗,大多都阅读过《慧灯之光》,但是你们思辨过慈诚罗珠先生的种种“自言自语”吗?(吉祥果05.03)


吉祥解释:这位不赞同《慧灯之光》见解的上师,他所说的“现空双运”,就是“自性(空性)显现”和“自性(空性)本体”二者之间处于“不能割裂地彼此关联之关系”。这是万物与万物自性(空性)之间双向关系之标准“正见解释”。可能汉土佛教徒很陌生这一词汇,我换一个表达,大家立即就觉得亲切了:现空双运,本质就是“缘起性空”,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。一切缘起的自性是本空的,但本空又显现了缘起,二者是不能割裂的,藏传语境则使用了“现空双运”来表达“缘起性空”之间的关系。(05.03)


喇荣系的有些知见问题,最好是由藏地的其他大德来指出,我们转发一下可以。由我们汉传去讲喇荣一系的知见问题,不利于民族和睦,但藏族同胞自己去讲,就合理得多。(05.03)



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3

主题

37

帖子

349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349
沙发
发表于 2022-5-4 03:29:27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理上空,事上有。因地有,果位空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0

主题

856

帖子

7189

积分

论坛元老

念佛、拜佛、成佛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7189
板凳
发表于 2022-5-4 06:10:19 | 只看该作者
喜马拉雅山顶见,马里亚拉海沟行
吉祥果/文
智慧如雷:有师兄说在大圆满的见解里,众生本就是圆满的,所以不用修加行,这个怎么理解?
  ========
  吉祥观点:
        (1)大圆满的胜义见解之一是,众生自性本自圆满,不假修证,而不仅仅是什么“不用修加行”,而是一切都不用修。所以,不用理解,他这句话连狂慧都算不上,只能算狂而无慧。而且他根本就不通大圆满的见解。
  (2)众生的佛性和佛的佛性是一个,佛性当然是圆满的,但不等于众生已经证悟这圆满佛性。
  (3)大圆满的见解是说,在你的自性境界中,要认定众生是圆满的,这和清净观将一切都观为清净是一个道理,并不是什么特别的见地。这和汉土所谓“心净则佛土净”是同一个见地,但是藏人一向自高,总以为他们才拥有最高明的见地。
  (4)众生本来就是圆满的,这是站在佛地的见解来看,如佛初成道时,曾言一切众生皆有如来圆满智慧德相。但是不要忘记了,佛后面还说了下半句:但因妄想分别不能证得。今天修行圈有些流氓,故意曲解大圆满的见解,只记得佛前半句话,但是蓄意隐瞒佛后半句话,不说众生因妄想分别不能证得,故意忽视修行的意义。所以,这种断章取义的见解,流行世间就是害人。
  (5)完整点评你所谓这位师兄的原话,他如果仅仅只是说“众生本来就是圆满的”,若将“本来”二字解为佛性,则他这样说也没错;但是,他后面再加一句“所以不用修加行”就导致他整句话的义理驴唇不对马嘴,因为逻辑很简单:虽然不修加行,但你还要修正行,而且还要修大圆满,你不还是落入有一个“修行”在吗?既然你还是落在修行上,你又说不用修行加行(别的正行还要修),这不等于自己扇自己耳光吗?你索性再狂妄一点,直接说,众生本来圆满,不假修行,这样说,反而见解还更高一点;或者你直接说,众生本自圆满,根本不用修大圆满,反而更接近大圆满的见地。但是他又不敢这么狂。从逻辑上讲,自性本来圆满,不但不必修加行,也不必修正行,而且根本就不需要修什么“大圆满”,乃至根本就不需要一切修行。只要你还有一丝一毫的修行,管你是修加行,正行,还是大圆满,逻辑上都证明你本身不圆满,不然你还修个什么劲?没病你吃什么药?吃药就证明你有病,不管你吃什么药,都证明你有病。所以,他整个这句话在逻辑上全是问题。
  (6)我老博文有这样一段:既然有人说空性里面没有冤亲债主,因此不用理睬冤亲债主,那么,空性里面也不需要持戒,空性里面也不需要学佛,空性里面也不需要供养三宝,空性里面也不需要和尚,那么,你们又是剃头为僧,又是修行持戒,你们所为何来?岂不是违背了空性?既然你们又是剃头,又是持戒,就证明空性里面没有的事情,你们也还是需要做的,那么,为什么空性里面你独独容不下超度冤亲债主呢?所以,拿着空性来堵人嘴,最终还会堵住自己的嘴。其实,你今天说的这个问题,也是如此:既然大圆满的见解是一切都不用修行,而并不仅仅只是不修加行,那么拜上师、求传承、持三昧耶戒、修大圆满,岂不是全部都成为了邪见?因为按照大圆满正见,佛性是无修无证本自圆满的呀?你们还搞这一套又一套的大圆满修法,还要去违背大圆满的见解?岂不是自扇耳光?如果硬要这样去讲,你能讲得通吗?
  (7)汉土和藏地,都少不了在见解上自视高明的人,但是修行,还是要踏踏实实的来。见解之高,犹如喜马拉雅山峰,行持之深,应如马里亚拉海沟。整天用不对机的见解,来误导实修,罪莫大焉。《大乘密严经》说得很清楚,空性的见解很高明,但是说错了地方,就是毒药。
增上慢,到底是什么?
尔时世尊告舍利弗:‘汝已殷勤三请,岂得不说。汝今谛听,善思念之,吾当为汝分别解说。’说此语时,会中有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、五千人等,即从座起,礼佛而退。所以者何。此辈罪根深重,及增上慢,未得谓得,未证谓证,有如此失,是以不住。世尊默然而不制止。
——《法华经》方便品
吉祥观点:虽然《法华经》方便品内容繁杂,五千人退席的过程也讲解的非常详细,但是经典真正概括他们退席的因缘,其实只有如下两条:一者,罪根深重。二者、怀增上慢,未得谓得,未证谓证。我们下文详细解读:
  (1)关于罪根深重:所有修行人一开始必须集资忏罪,否则修行不能进益。《法华经》中五千人退席,也是因为集资忏罪修得不好,罪业太深,不堪深法。所以,藏传提倡修行人一开始必须集资忏罪,是非常正确的做法。有经典依据可以证明,罪业可以障碍修行。比如《占察善恶业报经》云:若恶业多厚者,不得即学禅定、智慧,应当先修忏悔之法。所以者何?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,于今现在必多造恶,毁犯重禁;以犯重禁故,若不忏悔令其清净,而修禅定、智慧者,则多有障碍,不能克获,或失心错乱,或外邪所恼,或纳受邪法,增长恶见。是故当先修忏悔法。若戒根清净,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,则离诸障。
  (2)关于增上慢:有一种注解,说是因为自己证得增上之法而起傲慢心,认为自己胜过他人,是名增上慢。但是,这种注解没有任何经律论依据的出处。因此,此种定义实不足取。佛教界各种无依无据的注解之说,正邪难辨,鱼目混珠,大家一定要慎重对待。我们取《俱舍论》的定义,比较可靠,为什么说这个定义可靠呢?因为很显然,《法华经》的定义印证的恰恰就是《俱舍论》的定义。而大家必须注意,《俱舍论》对增上慢的定义,和前一种流传的定义,恰恰是完全相反的,因为《俱舍论》从根本上否定了增上慢者生起慢心的前提是“证悟了增上之法”,《俱舍论》认为是行者在没有增上证悟的前提下谎称自己增上证悟,这才叫做增上慢。说白了,增上慢的本质是大妄语。那么,为什么出现那种错误的注解呢?究其原因,就是解释经论的时候,不注重经律论中的名言逻辑,将“证悟”和“未证谓证”这些名词的基本概念混淆导致的。大家要注意这种注解中的概念混淆。
  《俱舍论》云:于未证得殊胜德中,谓已证得,名增上慢。从这个定义来看,所谓增上慢,就是一种基于虚荣的傲慢,基于虚假的傲慢,基于大妄语的傲慢。我们以通俗譬喻来解释增上慢:明明是个穷光蛋,脖子上面栓金链,泡个温泉漂水面,如是名为增上慢。明明神通很有限,装得好像佛再现,一验真假虚伪现,如是名为增上慢。明明是个凡夫蛋,互做托儿互吹赞,汝乃观音我文殊,如是名为增上慢。如是解,即《俱舍论》定义之增上慢义。
  (3)《法华经》和《俱舍论》均认为:增上慢人,均具有未证谓证的特征,而这个特征详细解读下来,就是不真实,不诚实,大妄语,背离了如来正真之道。《法华经》《俱舍论》将“未证言证”定义为增上慢。而《楞严经》则将“未证言证”定义为“大妄语”,而其二者本质上是一回事:基于虚妄的傲慢,即增上慢,基于傲慢的虚妄,即大妄语,二者互为体用,而又实是一体。《楞严经》在定义大妄语时,如是云:所谓未得谓得、未证言证,或求世间尊胜第一,谓前人言‘我今已得须陀洹果、斯陀含果、阿那含果、阿罗汉道、辟支佛乘、十地地前诸位菩萨’,求彼礼忏,贪其供养,是一颠迦,销灭佛种。
——因此,吉祥观点以为,佛教行者让自己脱离“增上慢”的唯一最有效方法是:不妄语,一切真实。
世间八法与四无量心之舍心
就我个人对教理的理解,实际上一个人如果修持四无量心圆满,尤其是其中的“舍心”修持圆满,则世间八法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。也就是说,在我对教理的理解水平而言,舍心成就,这是打开世间八法的一把钥匙。虽然从究竟的观点来看,证悟空性才能真正解除世间八法的贪执分别,但是,毫无疑问这个调子有点高。务实的讲,从“舍心”起修,是一个可操作的方法。舍心的本质,就是摒弃爱憎分别,安住平等心。这是消灭内心执着和分别世间八法的一个好方法。
       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2

主题

600

帖子

2753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2753
地板
发表于 2022-5-4 07:57:02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《必》要以非逻辑的空性,    非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

主题

104

帖子

1060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060
5#
发表于 2022-5-4 08:07:39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果师兄智慧如海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82

帖子

680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积分
680
6#
发表于 2022-5-4 08:23:08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感恩果师兄法布施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4

主题

193

帖子

84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积分
842
7#
发表于 2022-5-4 17:47:51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随喜赞叹师兄法布施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8

帖子

208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208
8#
发表于 2022-5-4 19:51:54 | 只看该作者
物质是无限可分的,不存在分解到最后出现空,这是典型的离色取空错误知见,还有把阿赖耶识等同于法身也是错误的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8

帖子

208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208
9#
发表于 2022-5-4 20:19:04 | 只看该作者
佛法上经常讲到当体即空,在这方面,我和有些大师啊有分歧之见。他们认为凡是因缘生法都具六方分,而六方分,分到最后就可以空寂空无,就没有了。我知道是不可能空寂空无的,我晓得是分不完的。比如说你分到最微尘的细沙,再把它分到一千亿份,它就有一千亿分之一,一千亿分之一那其中一份,你再如法而分它,又有一千亿分之一,所以说真谛是当体即空,因缘和合名立,因缘分散名灭,终归一切有为法皆在无常之中,这才是我们佛的真理。那么我们现在的身体、我们现在成立,因缘和合了,我们就名立了,就有同学们,各自有各人的名字,各自有各人的体相,就出现在这儿。那么四大因缘离散的时候、分解的时候,这个人也就没有了。但是虽然你的骨肉质没了,由于物质不灭谛,那又是另外一种物相,那种物相还又在无常之中,所以永恒是无常的,没有常法的。什么是常?灭色归空,进入真如,而不执真如之景象,证得实相般若,乃至于最后证到三身四智的境界,就可以说是常法了,此常法是如如不变,不生不灭的常,那是佛的境界。所以说,世法、轮回之中没有常法。我今天给大家讲的,并非断常二边的俗谛含义,此指常法是如如不动不变之圣境,同学们不要理解为断常二边的常,如果误解为断常之常,那又落入有为相体了,这样又是掉进有常即有灭的凡人境界里去了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8

帖子

208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208
10#
发表于 2022-5-4 20:23:38 | 只看该作者
 我们此说空乃是指般若的真空,即是指如幻之色原无自性,本体是空。在这里说的空,不是说一下就化完了,空空无也了,无常完了,无常完了它又转在另外一个位置上,它同样又保持着物质不灭的道理了,不是这么一个意思。在这里说的空啊,是指的般若的真空,般若真空即是用般若智照而照空的境界,照空的无相之境的空,即是指如幻之色原无自性。就是说我们所见到的和无表色的东西,一切无常的,是本无自性的。原无自性就是本体,本身就是空的。再提醒注意,不要理解成虚空的空了,也不理解成什么都没有了。那么众生迷真空而取幻有之色,故落于迷。就是众生啊,主要是迷入法性真空所显之幻相、般若智照以后啊,出现幻相色变,就取的幻有的色法,然后就落在这个迷境里头去了。何以故要落入迷境?由于幻有的诸色,包括无表色等,无常成立于世间轮回之中,那么五蕴不空,就去接收它们,色受想行识,六根就去对六尘,所以这样就迷到了,就察见不了真如般若的境界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*滑块验证:
高级模式
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|上传

本版积分规则

举报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吉祥果

GMT+8, 2022-9-7 18:57 , Processed in 0.174899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