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查看: 1591|回复: 18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吉祥冷眼视角:被吹捧过高的所谓《百丈清规》!

[复制链接]

1757

主题

3590

帖子

1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0931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1-11-24 10:44:47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吉祥冷眼视角:被吹捧过高的所谓《百丈清规》!

佛教界动辄吹捧《百丈清规》,而吉祥以为,此《清规》以及元朝的《敕修百丈清规》,虽然于一时一地的佛教,产生过少许的积极意义,但是其给佛教造成的严重后患,是更加重大。因此提出如下认知。下文见解,我在去年的文章中,曾经在其他主题的文字中论及过一次,今日是以此为专门主题,专论《百丈清规》的问题。请注意,我这里不是和任何大德商榷,而是直接指出问题,因为有些见地是不容商榷的。

一者,《百丈清规》只宜定位为“祖师立规”,不宜提高为“佛制戒律”,否则必上逆佛。因佛制非佛不可制戒,即便一生补处菩萨,尚无资格制戒,况百丈禅师,岂有资格?因此,如果说佛教戒律比喻为国法,那么《百丈清规》最多只算是百丈禅师的“家规”,仅此而已。但今日佛教界,似有一种思想倾向,要将《百丈清规》视为“佛教戒律的中国化”,这是一个极其糊涂的危险定位,也是一个不知半斤八两的僭越定位,需要提醒大众注意。

二者,《敕修百丈清规》参杂了皇权对佛教戒律的影响,以及佛教攀附皇权的影响,属于佛教和皇权双向影响的产物,因此《敕修百丈清规》不属于目的纯粹的“祖师立规”。比如《敕修百丈清规》就是元顺帝时期,由元廷敕修的,虽然是参照唐朝《百丈清规》,但参杂了更多的皇权目的。又比如,其中《祝厘章》记载圣节、景命四斋日祝赞、旦望藏殿祝赞、每日祝赞、千秋节、善月等对帝王圣寿万岁之祈愿,此系国家权力统制下之宗教教团仪礼。又比如通行本《百丈清规》的前四章,主要规定关于祝圣、国忌(帝王、王后忌日),这都是佛教攀附皇权的规定,和戒律毫无关系。虽然佛教徒有报国主恩的必须,但将这些内容搞成《清规》,甚至误导大众以为是类于佛制戒律之约束,则是极其不正确的。

三者,《百丈清规》的内容,本初是百丈和尚为禅宗丛林而制定的,而且是为唐朝当时一时、一地、一宗门、一因缘而特别制定,但是后来历朝历代,其余宗派也胡乱效仿遵守,导致普遍误传,而乱佛律制。犹如此药,对症于此宗、此时、此病,不意天下一切时一切病,皆胡乱效仿共吃此一味一症之药,以致药不对症,危害健康,惑乱佛教。

四者,《百丈清规》开“农禅”恶端,造成之后佛教和世俗争夺土地资源,进而催动历代灭佛事发。佛制僧伽不务农不耕地,而百丈怀海自以为要创造适合中国本土的戒律,甚至他自己也说《瑜伽菩萨戒》和《璎珞菩萨戒本》虽属大乘,却是佛陀根据印度情况而制定的戒律,不便生搬硬套到中国。因此其于《百丈清规》制定“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”,改变僧人不得耕种的律制,进而推动农禅,似乎有不吃闲饭的道义,不接受供养的道义。但佛制僧人,就是要乞食接受众生供养,你不接受供养,自己种地,本身就违背佛教,此其一也。其二,佛制僧侣不得耕种土地,不仅仅意味着避免耕种会避免虫蚁杀害等,更重要的智慧是,这意味着僧侣不必占有土地资源以及和众生争夺土地资源,这是佛陀极端高瞻远睹,为后世佛教避免因争利而招致佛教被毁。历朝历代毁佛,都存在信佛的豪贵乃至皇族大肆供养佛寺钱财和土地,最终导致土地集中于佛寺,形成“佛教地主阶层”的“土地垄断”,最终把利益众生的佛教,变成让老百姓“无地可种”的佛教,又进而在新政权下一轮的土地资源分配中,必然要强行夺走佛教的土地资源,以及夺走佛寺占有的太多的金属或者贵金属,实际是货币或者农具,因为硬通货必然是金银,或者是铜铁农具等,不夺走的话经济无法运行,农业无法继续,于是导致这一切不良后果。历朝历代毁佛,都是因为佛教占有了太多的货币贵金属、农具用金属和土地资源,最终造成或者通货紧缩,或者损害农桑(因为佛教不课税纳粮)。看到这里,大家就清楚:佛制为什么僧人不接触金钱,以及佛制为什么不准僧人耕地,是为了什么!一切都是佛陀高瞻远睹制定戒律保护佛教,但后世如百丈怀海等自作聪明人,却偏偏要改佛教的戒律,所谓为了适应中国本土化,结果导致历朝历代灭佛事发。如果不对此作深入思维,恐怕佛教未来还是后患不断。所以,《百丈清规》之开中国“农禅”之始,将佛教拖入土地资源争夺矛盾,给佛教造成严重后患,甚至时至今日,一些农村寺庙还和周围村民因为耕地发生纠纷和冲突,这都和《百丈清规》的影响有关。后世祖师,总以为自己很高明,可以把佛制定的东西改一改,好适应不同风俗,大家看见没,你一改,佛教的后患就来了!吉祥针砭:风俗可以通过改动佛教制度去适应,那么试问,利益是人类争夺的永恒焦点,你也能改变自己去适应吗?!须知,佛陀是站位于人类的利益本质,制定戒律来保护佛教的,根本不是站位于风俗这种浅层次的东西!所以,这是值得佛教整体反思的地方。我只是佛教的一个小草根,没有什么教界的声望,但这些见解,值得智者们考虑。为了佛教前途,国家前途,佛教徒前途,以及众生利益的前途,大家都值得考虑。

五、基于佛教护持正法国王,不为他力所坏的理论,元顺帝敕修《百丈清规》,结果元顺帝反而被朱元璋赶出北京,南元灭亡,证明什么?这精确证明元顺帝御敕所修的东西,本身就有问题,就和正法差距很大。何况元顺帝时期,新疆灭佛,你不管,元朝皇室和官员烂淫密法,你不管,天下佛寺将密法当作籍口,僧人普遍讨老婆,你不管。佛教教法正法败坏,你不管。该治理的佛教乱象,该护持佛教正法,你一个都不管,偏偏去推动篡改佛教戒律,敕修什么《清规》?而且在《清规》中规定僧人整天为皇族祈福万岁万万岁?皇家这样劳动僧人,实际是极大损福,但元顺帝根本不懂!该做的功德不做,却迫使佛教做不该做的事。所以,元顺帝怎么可能安稳?之后不久,汉地朱元璋出世,先以僧人身份熟悉当时佛教诸恶,之后建立大明,又严厉整饬而挽救佛教,同时,西藏宗喀巴出世,重新整顿戒律,挽救被蒙元皇室滥纵的密法和破坏的戒律,这样佛教才又延续下来。所以,宗喀巴和朱元璋,本身是有特殊护法任务而来的,朱元璋以忿怒相出现于汉土,诛杀很多,宗喀巴以文寂相出现于吐蕃,重整戒律,恢复佛教。

六、《百丈清规》还有其他佛教理论问题,此处不一一赘述,以后再说。虽然《清规》里面很大一部分内容,对佛教是有积极意义的,但是更多的内容,如上所述,是给佛教导致了极大的后患和祸害的。因此,今日佛教界,如果不对这些问题做出深刻而智慧的全面反思,还整天吹捧这个东西,恐怕对佛教不是什么好事。比如,我个人极端希望,佛教彻底退出农禅制度!其余问题再一一细论。这样的建议,现实不现实,我不考虑,我只考虑,利益不利益!现实不现实,那是有能量的法界上层考虑的问题,时机成熟,总会有力量来改变,恐怕你不想改变,都由不得你!

吉祥果
2021.11.24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3

主题

50

帖子

367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367
沙发
发表于 2021-11-24 11:33:48 | 只看该作者
视角独特,分析中肯入理。赞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0

主题

842

帖子

7000

积分

论坛元老

念佛、拜佛、成佛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7000
板凳
发表于 2021-11-24 12:08:12 | 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BodhiWYP 于 2021-11-24 12:28 编辑

补充:佛敕僧团托钵乞食,还有另一层深意——借供养僧人之缘,为施主生福,植下解脱因缘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地板
发表于 2021-11-24 12:17:47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

主题

328

帖子

1449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449
5#
发表于 2021-11-24 12:24:44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自以为是人多有之,但是自以为比佛菩萨更加高明,更加高瞻远瞩,那问题可就大了去了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95

主题

1137

帖子

5430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5430
6#
发表于 2021-11-24 19:47:52 | 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1-11-24 20:49 编辑
BodhiWYP 发表于 2021-11-24 12:08
补充:佛敕僧团托钵乞食,还有另一层深意——借供养僧人之缘,为施主生福,植下解脱因缘。
...




菩萨见一切有情受诸苦恼。虽复成就微少善根。而此善根暂时非久。为欲摄益如是有情故。而行乞食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佛说宝雨经》:
复次善男子。菩萨成就十种法名为乞食。一者为摄受诸有情故而行乞食。二者为次第故而行乞食。三者为不疲厌故而行乞食。四者为知足故而行乞食。五者为分布故而行乞食。六者为不耽嗜故而行乞食。七者为知量故而行乞食。八者为善品现前故而行乞食。九者为善根圆满故而行乞食。十者为离我执想而行乞食。善男子。云何菩萨摄受有情乃至为离我执想。善男子。菩萨见一切有情受诸苦恼。虽复成就微少善根。而此善根暂时非久。为欲摄益如是有情故。而行乞食。菩萨入于城邑聚落之时。住于正念具足威仪。诸根寂然亦不高举不令放逸。得次第故终不舍彼贫穷之家入富贵家。所谓婆罗门若刹帝利。居士大家次第乞时。从一家诣一家。乃至事毕终无违越。唯除恶处不应乞食。所谓恶狗家新产犊家恶种类家。若男子若女人若童男若童女起烦恼处。及讥嫌处。诸外道处。如是之处皆应舍置。菩萨次第乞食之时。不生厌离亦不疲倦。于彼有情无所憎爱。由不疲厌而生知足。于好于恶随应受取。若得食已至于住处。收钵多罗及以衣服。于如来像前。或制多前。或窣堵波前。供养恭敬尊重赞叹。以所得食分为四分。一分施与同梵行者。一分施与贫穷之人。一分施与恶趣有情。一分自食。菩萨虽食而于食事无贪无染亦无爱着。唯为活命而受于食。不使身羸亦不令重。所以者何。身若极羸废修善品。身若极重增长睡眠。菩萨食已能令善品增长现前。由勤修故无有懈怠亦无懒堕。而得圆满菩提资粮。由彼善能成熟菩提分法远离我执。得无我故能舍身肉施与有情。善男子。菩萨成就此十种法能行乞食。





十住毗婆沙论
》见有十利尽形乞食者。一所用活命自属不属他。二众生施我食者令住三宝然后当食。三若有施我食者当生悲心我当勤行精进令善住布施作已乃食。四随顺佛教行故。五易满易养。六行破憍慢法。七无见顶善根。八见我乞食余有修善法者亦当效我。九不与男女大小有诸因缘事。十次第乞食故。于众生中生平等心。即种助一切种智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95

主题

1137

帖子

5430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5430
7#
发表于 2021-11-24 19:51:59 | 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1-11-24 20:07 编辑


别译杂阿含经 卷六(节选)

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。尔时尊者摩诃迦叶。住舍卫国西园林中毘舍佉讲堂。彼大迦叶。于日没时。从禅定起。往诣佛所。顶礼佛足。在一面坐。而白佛言。世尊。以何因缘。如来初始制戒之时。极为尟少。修行者多。今日何故。制戒转增。履行者少。

佛告迦叶。如是如是。众生命浊。结使浊。众生浊。劫浊。见浊。众生转恶。正法亦末是故如来。为诸弟子。多制禁戒。少有比丘。能顺佛语。受持禁戒。诸众生等。渐渐退没。譬如金宝渐渐损减。乃至相似金出。如来正法。亦复如是。渐渐损减。像法乃出。像法出故。正法灭没。迦叶当知。譬如海中所有船舫。多载众宝。船必沈没。如来教法。亦复如是。以渐灭没。|

如来正法。不因地没。亦非水火风之所坏。若我法中。生于恶欲行恶威仪。成就众恶。法言非法。非法言法。非是毘尼说言毘尼。犯说非犯。非犯说犯。轻罪说重。重罪说轻。如斯之事。于世者。皆由像法句味相似。令佛正法。渐渐灭没。

迦叶当知。有五因缘。能令法灭。一切咸共。忘失章句。善法退转。何等为五。
不恭敬佛。不尊重佛。不供养佛。不能至心归命于佛。然复依止佛法而住。
不敬法。不尊重法。不供养法。于正法中。不能至心。然依法住。
不恭敬戒。不尊重戒。不供养戒。不能至心持所受戒。然依戒住。
不恭敬教授。不尊重教授。不供养教授。不能至心向教授者。以不恭敬尊重供养。亦不至心向教授故。然复依此教授而住。
于同梵行佛所赞者。不恭敬。不尊重。不供养。不能至心礼拜问讯。然犹依彼而得安住。迦叶以此上来五因缘故。能令正法。渐渐灭没。衰退忘失。

迦叶复有五因缘故。能令正法。久住于世不没不退。不忘不失。何等为五。

恭敬世尊。尊重于佛。供养于佛。常能至心归依于佛。于法于戒。及以教授。同梵行者。亦应供养恭敬尊重至心向之。以此五种善因缘故。能使正法久住于世。不没不退。不忘不失。以是义故。应当恭敬佛法教授同梵行者。诸比丘等。闻佛所说。欢喜奉行




《仁王经》:

嘱累品第八

  佛告波斯匿王今诫汝等。吾灭度后正法欲灭。后五十年后五百年。后五千年无佛法僧。此经三宝付诸国王建立守护。令我四部诸弟子等。受持读诵解其义理。广为众生宣说法要。令其修习出离生死。

  大王后五浊世。一切国王王子大臣。自恃高贵破灭吾教。明作制法。制我弟子比丘比丘尼。不听出家修行正道。亦复不听造佛塔像。白衣高座比丘地立。与兵奴法等无有异。当知尔时法灭不久。

  大王破国因缘皆汝自作。恃己威力制四部众不听修福。诸恶比丘受别请法。知识比丘共为一心。互相亲善斋会求福。是外道法都非我教。百姓疾疫无量苦难。当知尔时国土破灭。大王法末世时国王大臣四部弟子。各作非法横与佛教。作诸过咎非法非律。系缚比丘如破狱囚。当知尔时法灭不久。

  大王我灭度后四部弟子。一切国王王子百官。乃是任持护三宝者。而自破灭如师子身中虫。自食师子肉非外道也。坏我法者得大过咎。正法衰薄民无正行。诸恶渐增其寿日减。无复孝子六亲不和。天龙不祐恶鬼恶龙日来侵害。灾怪相继为祸纵横。当堕地狱傍生饿鬼。若得为人贫穷下贱诸根不具。如影随形如响应声。如人夜书火灭字存。毁法果报亦复如大王未来世中一切国王王子大臣。与我弟子横立记籍设官典主。大小僧统非理役使。当知尔时佛法不久。

  大王未来世中一切国王四部弟子。当依十方一切诸佛。常所行道建立流通。而恶比丘为求名利不依我法。于国王前自说过患作破法缘。其王不别信受此语。横立制法不依佛戒。当知尔时法灭不久。

  大王未来世中国王大臣四部弟子。自作破法破国因缘。身自受之非佛法咎。天龙舍去五浊转增。若具说者穷劫不尽。

  尔时十六大国王。闻说未来如是诸诫。悲啼号泣声动三千。天地昏闇光明不现。时诸王等各各至心受持佛语。不制四部出家学道当如佛教。

  尔时恒河沙等无量大众皆共叹言。当尔之时世间空虚是无佛世。

  尔时波斯匿王白佛言。世尊当何名此经。我等云何奉持。佛告大王。此经名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。亦得名为甘露法药。若有服行能愈诸疾。大王般若波罗蜜多所有功德。犹如虚空不可测量。若有受持读诵之者。所获功德能护仁王及诸众生。犹如垣墙亦如城壁。是故汝等应当受持。

  佛说是经已。弥勒师子吼等无量菩萨摩诃萨。舍利弗须菩提等无量声闻。欲界色界无量天人。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。阿修罗等一切大众。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2

主题

590

帖子

2693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2693
8#
发表于 2021-11-24 22:30:28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随喜赞叹果师兄法布施!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337

帖子

1342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342
9#
发表于 2021-11-26 19:50:03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熟通历史,见解大胆犀利,非常人敢为能为,带些冒天下之大不韪之勇。细想看多些年了都没人提过这事儿?似乎很合理——果师兄真学佛界正信“钉子户”  真依法不依人呐谁说也不挪地方  就以上问题自己想过也不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更别说提出来了,真笃定钦佩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337

帖子

1342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342
10#
发表于 2021-11-26 19:55:36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农禅 种地这事,大概处理好后不一定要废 在范围内自种自养我觉得也非不可,与僧受大众供养不相斥,分开看是两件事情,是能分的开的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*滑块验证:
高级模式
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|上传

本版积分规则

举报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吉祥果

GMT+8, 2022-8-19 20:42 , Processed in 0.146821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